河南舞阳:文化赋能,乡村特色旅游产业蓬勃发展

【舞阳县融媒体中心】王 蕊

2022-07-14 08:45:45

app广告窄.jpg

微信图片_20220714084422.jpg

走进河南省舞阳县保和乡瑞兴农业产业园,放眼望去,葡萄架上碧叶层层、藤蔓缠绕,一串串果粒饱满的葡萄煞是喜人。

“我就是附近村的,在葡萄园里剪个枝、拔个草,活也不重,既能照顾家里学生,一个月还能赚一两千块钱,非常满意!”正在舞阳县保和乡瑞兴农业产业园修剪葡萄的村民刘秋玲说。

微信图片_20220714084426.jpg

据园区负责人张昭介绍,保和乡瑞兴葡萄产业园目前占地面积350多亩,通过“龙头企业+村级合作组织”“龙头企业+农户”两种发展模式,在种植有机葡萄的基础上,逐步增加了食用菌、玫瑰、黄桃、草莓等产业,规划了民宿旅游,初步形成了集绿色种植、生态观光、采摘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基地,年收入可达800多万元。

保和乡瑞兴葡萄产业园不仅带动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,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,同时也给周边村民提供了50多个就业岗位,带动了周边的1270多户村民发展葡萄种植2900多亩。

行走在舞阳乡村,瑞兴农业产业园、省级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、贾湖田园综合体等产业园区不断发展壮大,优质花生、红薯、果蔬等特色农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,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生产条件显著提升,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,绿色、高效特色农业得到大力发展,先后有一大批基地型、龙头型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和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竞相落户,有力地推动舞阳县农业强起来、农民富起来。

“我白天在果园里帮忙,下班还能照顾家里,赚得比外出务工还多,日子是越过越有劲儿了!”在舞阳县辛安镇水牛刘村火龙果种植基地忙碌的村民杨英凡笑着说。

微信图片_20220714084418.jpg

据了解,水牛刘村火龙果种植基地目前占地50多亩,拥有大棚43个,平均每个棚产量可达5000多斤,亩均直接经济效益一万多元,为当地近30余名村民提供了务工就业岗位。

在距离火龙果种植基地500米远的水牛刘村产业扶贫车间,工人们分工有序,裁剪、镶边、合缝等流程有条不紊,伴随着缝纫机的嗡嗡声,一顶一顶做工精细的户外帐篷被生产出来。

“我在这里工作两年多了,平均每个月能拿4000-5000元的工资,离家近,又不影响照顾老人孩子,工作起来越干越有劲儿。”正在车间忙碌的工人赵红丽开心地说。水牛刘村产业扶贫车间占地1000多平方米,主要代加工生产户外运动品,建成投产以来,已累计带动水牛刘及附近村落村民60多人就业致富。

为构建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体系,舞阳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积极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区建设,引导各乡镇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,实施集中联片开发,扩大种植规模和效益。开展扶贫产业园区提质增效行动,整合产业发展资金1.03亿元,对11个县级产业扶贫示范园区、38个乡镇产业园区和210个村级产业基地进行提升改造,2.6万名群众通过资产收益、务工和流转土地等途径获得持续收益。

同时,该县坚持畜禽养殖业规模化、标准化、生态化发展方向,建立健全动物防疫检疫责任体系,强力推进黄淮肉羊、宏发农牧等现代畜牧业园区建设,着力打造全产业链发展集群,辐射带动全县畜牧业蓬勃发展。用好用活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金字招牌,加快推进“三品一标”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,鼓励支持舞阳九韵、华宝食用菌、舞阳麻鸡等品牌发展,努力打造一批农产品舞阳特色品牌。

“我们将坚持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,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,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,积极培育发展更具特色的农业产业,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,加速实现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美好愿景。”舞阳县委书记王彦民满怀信心地说。

来源 | 新华网

编辑 | 王蕊

审核 | 刘晓燕

矩阵图.jpg

1009浏览
热门评论
暂无评论

云上舞阳客户端

立即下载